Search

又到了氣喘孩子要提高警覺的季節,我的門診常看到許多家長對於孩子使用保養藥物,無論是欣流或是吸入性類固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又到了氣喘孩子要提高警覺的季節,我的門診常看到許多家長對於孩子使用保養藥物,無論是欣流或是吸入性類固醇,常常對於如何決定調昇或是調降藥物有許多疑問。 其實,每年更新的全球氣喘診療指引大概都遵循"狀況不好儘速升階,狀況穩定慢慢降階"的大原則。 只是這快慢之間的抉擇,就是一門藝術了。

通常,過敏科醫師會依照診斷氣喘時的嚴重度,決定是否需要開始保養及選擇何種程度的保養藥物。 選定之後,要決定一個藥物是否適合,控制是否良好,通常至少要花1到兩個月才能下判斷。 有些醫師使用了一種保養藥物幾天到一兩週,效果不好就往上升階(例如只單獨吃欣流一兩週,不開立其他急性期藥物或是短療程口服類固醇就因為效果不好,判斷欣流沒效換成類固醇噴劑),其實太急了! 這些保養藥物並沒有能力讓發炎反應馬上下降到症狀穩定的程度,否則又何必要求病人長期使用,乾脆等有症狀在使用算了!

當氣喘症狀完全穩定至少三個月,臨床上才判斷為氣管的發炎"可能"已經被控制,才允許往下降階。 有的醫師會錯誤的衛教病人,好了就不噴或好了就可以停掉保養藥物,這是大錯特錯! 試問,如何證明孩子的氣管已穩定? 就憑短時間的症狀好轉嗎? 那成人氣喘何必多此一舉監控尖峰吐氣流量來評估是否穩定?

有時家長會詢問怎麼不開慢性處方簽? 其實,醫師需要追蹤一段時間確定病人狀況穩定,使用方法正確,用藥順從性ok , 然後開立慢簽才是比較好的作法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兒童過敏免疫科,一般小兒科
View all posts